<p id="5x7x9"><cite id="5x7x9"><dfn id="5x7x9"></dfn></cite></p>
    <pre id="5x7x9"></pre>

    <pre id="5x7x9"></pre>

    <output id="5x7x9"></output>
      <listing id="5x7x9"><ruby id="5x7x9"></ruby></listing>

      <pre id="5x7x9"></pre><pre id="5x7x9"><b id="5x7x9"></b></pre>
      <output id="5x7x9"></output><pre id="5x7x9"></pre>
        <pre id="5x7x9"></pre>
        請撥咨詢電話:
        +0533-2342906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首次亮相公布重大戰略決策(2021-07-15)

        圖片

        日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的首次亮相,標志著中國雙碳工作又邁出“重要一步”,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必將得到強有利的政策支持和推動。

        7月8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完成啟動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將于7月擇時啟動上線交易。

        NO.1、會議規格較高

        此次全體會議規格之高,比較少見。

        從新聞聯播畫面上可以發現,主席臺就坐的有: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
        •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
        • 中央委員,國務委員王勇
        • 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
        • 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何立峰

        這幾位都發表了講話,會議由韓正主持

        圖片

        還可以看到,一些國務院的主要部委基本上都參加了此次會議,而且都是推進雙碳工作的主力部門:

        財政部部長劉昆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唐登杰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工
        國資委主任郝鵬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等

        教育部副部長孫堯、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中國氣象局局長莊國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等也參加了會議。

        NO.2、重大戰略決策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

        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NO.3、加強頂層設計、目標分解

        要緊扣目標分解任務,加強頂層設計,指導和督促地方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科學設置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尊重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把握工作節奏。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尋求全球氣候治理的最大公約數,攜手國際社會共同保護好地球家園。

        積極宣傳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目標、舉措、成效,善于用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NO.4、堅持問題導向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研究重大問題。

        當前要圍繞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支持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等,研究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NO.5、確保落實

        要狠抓工作落實,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要充分發揮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要按職責分工全力推進相關工作,形成強大合力。

        要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聯動,推進各地區有序達峰。

        要發揮好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的引領作用,中央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帶頭壓減落后產能、推廣低碳零碳負碳技術。

        7月8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完成啟動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將于7月擇時啟動上線交易。


        7月7日召開的國常會明確提出,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常會同時要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鑒于中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我國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01

        為啥我國要搞碳排放交易?

        中國建設碳交易體系將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給碳排放定價的信號,為整個社會的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以實現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作出的“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那么,為啥要給碳排放定價?這還要從國際形勢說起。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逐漸演變為政治問題。歐洲屢次重提“碳邊界”問題,各國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將來極有可能在國際貿易中被征收碳關稅,這直接導致越來越多國家甚至企業考慮措施來降低關稅風險,我國也不例外。
        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一般分為三類:命令控制、經濟刺激、勸說鼓勵。其中,經濟刺激型手段由于靈活性好、持續改進性好受到各國青睞。
        在經濟刺激手段中,最重要的就是碳定價機制。本著“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想要排放CO2等溫室氣體,那么就應該首先獲得碳排放的權利,然后再為這個權利支付費用,這個過程被稱為碳定價。
        碳定價機制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政府強制型手段,就是開征碳稅;另一種是通過市場手段,也就是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這兩種機制在減排機理上有本質區別。以下介紹來自華寶證券:
        碳稅指政府指定碳價,市場決定最終排放水平,故最終排放量的大小具有不確定性;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指政府確定最終排放水平,由市場來決定碳價,故碳價大小是不確定的。
        正是由于這種區別,兩種手段具有不同的特點。開征碳稅更適用于管控小微排放端,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則適用于管控排放量較大的企業或行業。這兩種政策是可以結合使用的。

        圖片

        中國選擇采取碳定價機制來實現碳排放、碳中和承諾。截止2020年4月,全球實行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國際氣候協議締約國有31個,其余包括歐盟、韓國、加州等。實行碳稅政策的締約國有30個,主要位于北歐、日本、加拿大。
        各個國家和地區碳減排、碳中和承諾目標:

        圖片

        02
        什么是碳排放交易市場?怎么運行的?

        碳排放交易市場,是指將碳排放的權利作為一種資產標的,來進行公開交易的市場。
        也就是說,碳交易的核心是將環境“成本化”,借助市場力量將環境轉化為一種有償使用的生產要素,將碳排放權這種有價值的資產作為商品在市場上交易。
        至于碳市場的運行機制,首先,政府確定整體減排目標,采取配額制度,先在一級市場將初始碳排放權分配給納入交易體系的企業,企業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交易這些碳排放權。
        其次,受到經濟激勵、減排成本相對較低的企業會率先進行減排,并將多余的碳排放權賣給減排成本相對較高的企業并獲取額外收益。減排成本較高的企業則通過購買碳排放權來降低碳排放達標成本。
        按照華寶證券的分析,有效碳市場的碳排放權的價格就是企業的邊際減排成本。在企業微觀決策上,主要是將碳減排成本、超額碳排放成本、購買碳配額的成本與超額排放生產帶來的收益進行比較,并作出相應決策。

        圖片

        03
        碳交易的國內外格局是怎樣的?

        從全球范圍看,當前尚未形成全球統一的碳交易市場。
        歐盟碳市場是碳交易體系的領跑者,擁有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根據路孚特對全球碳交易量和碳價格的評估,歐盟碳交易體系的碳交易額已達1690億歐元左右,占全球碳市場份額的87%。
        在北美洲,多個區域性質的碳交易體系并存。在亞洲,韓國是首個啟動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的國家,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家級碳市場。在大洋洲,作為較早嘗試碳交易市場的澳大利亞目前已基本退出碳交易舞臺,僅剩新西蘭,該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目前穩步發展。
        就我國而言,目前還處于碳排放交易的試點階段,一旦全國性的碳交易體系啟動,將步入碳排放交易的市場階段。
        目前,全國共有8個地區在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福建。

        圖片


        圖片

        從價格上看,當前,全球碳排放價格處于上升趨勢,各碳市場的碳價差別較大。據華寶證券,歐盟碳市場碳價最高,中國試點碳交易市場價格最低。
        華寶證券稱,我國試點碳價歷史最高點為122.97元/噸(深圳),最低點為1元/噸(重慶);歐盟EUA碳配額現貨碳價歷史最高點為47.91歐元/噸(折合人民幣約380元/噸),最低點為2.68歐元/噸(折合人民幣約22元/噸)。截止4月29日,我國碳試點碳價為 5.53-42.02元/噸之間(其中深圳碳市場碳價最低,為6.44元/噸,北京最高,為47.6元/噸),而同一天,歐盟EUA 碳配額現貨結算價為47.91歐元/噸(折合人民幣約380元/噸),為我國碳試點碳價的9-68倍。

        04
        我國碳市場潛力多大?

        全國統一碳市場將帶來千億級市場規模,”東方證券新能源分析師盧日鑫這樣估算。
        在碳排放交易量上,盧日鑫認為,我國目前碳排放總量超過100億噸/年,以2025年納入碳交易市場比重30%-40%測算,未來中國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規模將在30億噸以上,與歐盟總排放量水平相當。
        在碳排放交易額上,盧日鑫認為,基于中國碳論壇及ICF國際咨詢公司共同發布的《2020中國碳價調查》的研究結果,2025年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內碳價預計將穩定上升至71元/噸,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將達到2840億元。
        按照目前設計規模預測,國融證券認為,全國碳市場市值可能達到1500億元左右,如若考慮到碳期貨等衍生品交易額,規??蛇_6000億元左右。
        其中,在碳配額遠期交易方面,根據劉杰的介紹,截至2020年底,上海碳配額遠期累計成交量達到433萬噸,并且幾乎每年都有穩定增長。
        格林大華期貨研究員紀曉云認為,以歐盟碳期貨交易量是現貨的30倍的標準測算,我國碳期貨的交易量可能達到4000億噸左右。以當前試點碳市場平均50元/噸的價格測算,碳期貨年交易額將達到20萬億元,體量上與橡膠、鐵礦石、銅等品種大致相當。
        目前,全國共有8個地區在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截至2020年11月,各試點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約為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累計成交額近100億元。

        05
        參與企業獲利嗎?

        對于直接參與碳排放交易的企業,盧日鑫測算:以5%的抵消配額的上限測算,目前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項目年減排量的缺口在1.5億噸左右,參與開發的新能源企業及碳資產開發管理企業將獲利。
        具體而言,以15元/噸的CCER價格估算,風電、光伏及生物質單位發電毛利潤將增厚4.8%、2.5%和6.4%,生物質最為顯著。
        對于碳核查機構,盧日鑫測算:企業履約需通過自身碳盤查及第三方機構碳核查進行排放量審核,企業自身進行碳盤查的工作費用在12萬至18萬元/次。據北京財政局公布的碳核查招標公告,單次碳核查費用在3萬元/次左右。全國碳市場初期擬納入1萬家企業,預計業務規模將達到20億元。

        06
        參與者是誰?

        電力行業是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先行軍。
        電熱力生產及工業集中用煤、交通領域大量耗油是導致中國碳排放量較大的主因。根據英國BP的2019年數據,中國93%的碳排放來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其中68% 來自于固體燃料如煤炭,23%來自于液體燃料如石油等,9%來自于氣體燃料如天然氣等。

        圖片

        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劉杰的說法,目前,共向首批參與交易的電力行業發放了兩年的配額,電力行業年度碳排放量約40億噸。參與首批開戶的電力企業共計2225家。
        劉杰表示,全國碳市場首批以發電行業起步,“十四五”期間,預計石油、化工、建材等八大重點能耗行業都將被納入到碳市場,未來八大行業控排企業大約有8000至10000家。

        07
        全國碳交易市場架構如何?

        即將運行的碳交易系統是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平臺,匯集所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指令,統一配對成交。交易系統與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連接,由注冊登記系統日終根據交易系統提供的成交結果辦理配額和資金的清算交收。重點排放單位及其他交易主體通過交易客戶端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全國碳市場建設采用“雙城”模式,即:上海負責交易系統建設,湖北武漢負責登記結算系統建設。
        全國注冊登記系統落戶湖北,將匯聚大量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帶動湖北綠色金融業和低碳產業快速發展,有利于湖北建設全國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
        在股權架構方面,碳市場交易將分別以上海和湖北指定的實施機構為主導,其他聯建省市自愿共同參與的方式。
        為何要建設統一的全國碳交易市場?全國八大試點碳市場的規則不統一、政府干預程度不一、碳配額價格差異較大等因素,因此,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必須事項。
        在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成之后,地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將何去何從?
        按照劉杰的介紹,上海區域市場現有發電企業將直接劃入全國碳市場,全國性市場和現有地方試點市場將并存。
        在全國碳市場啟動后,尚未被納入全國市場行業的企業將繼續在試點市場進行交易,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不再參與地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市場。
        在參與企業方面,根據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的介紹,“在首批電力行業啟動交易后,八大重點行業的企業將逐步從試點市場劃入全國碳市場?!?/span>
        目前,湖北碳市場有十幾個行業的企業繼續在區域市場里運行。

        08
        下一步執行計劃是什么?

        根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要求,4月30日前企業要完成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填報,6月30日前省級部門要完成核查工作,9月30日前省級部門要完成配額核對工作,企業將于12月31日前完成配額的清繳履約。
        劉杰還稱,上海將逐步探索推出碳金融衍生品,如推出配額質押、碳基金、碳信托,以及借碳業務、碳遠期產品等金融產品交易,推進形成多層次碳市場。

        09
        下一步制度規劃是什么?

        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進一步完善制度規則,加快推進頂層設計乃當務之急。
        劉杰認為,應加快完善立法體系和管理機制,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加強多部門協調。應合理確定配額總量和分配制度,結合“3060目標”考慮國家配額總量設定,盡可能采用比較合理的配額分配方法,適時引入配額有償發放機制。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需以政府的頂層設計為依據,自上而下地構建控排體系,包括構建統一的市場規則,明確統一體系下的各級主管機構監管職能,建立統一的標準化核算體系。
        在碳定價機制和交易機制方面,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基于綠色溢價的分析表明,對高排放、低溢價的電力、鋼鐵行業而言,其碳排放合計占總排放量的62%,更適合采用碳市場定價機制。對低排放、高溢價的交運、化工等行業,可能更適合采取碳稅定價機制。他建議,構建以“拍賣+期貨”為核心的碳市場交易機制,在配額分配環節推行以拍賣為主的交易機制,在配額交易環節引入期貨等衍生品。
        彭文生表示,統一的碳市場可能帶來的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如污染物可能會隨著碳排放的地域性轉移而發生流動,可能導致污染物排放扭曲;全國統一碳市場與環境政策可能存在激勵不相容問題。

        如何實現碳市場與電力電價改革協調推進,可能需要進行審慎的價格機制設計,考慮額外研究出臺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政策。因此,在通過碳市場推動碳減排的同時,也應盡快聯合分析各類相關市場交互效應,評估各類監管內容真實成本,避免對某個專一市場的監管造成事與愿違的外部性。
        來源:新華網、每日財經等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恒通路979號 郵編:255300 公司傳真:0533-2342906 網址:www.64ibw.com 郵箱:sdhazl@huaanzhileng.net
        強姧伦久久久久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在线,91网址在线,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年轻
        <p id="5x7x9"><cite id="5x7x9"><dfn id="5x7x9"></dfn></cite></p>
          <pre id="5x7x9"></pre>

          <pre id="5x7x9"></pre>

          <output id="5x7x9"></output>
            <listing id="5x7x9"><ruby id="5x7x9"></ruby></listing>

            <pre id="5x7x9"></pre><pre id="5x7x9"><b id="5x7x9"></b></pre>
            <output id="5x7x9"></output><pre id="5x7x9"></pre>
              <pre id="5x7x9"></pre>